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你去倒闭工厂,你成军火之王? > 第7章 宝贝疙瘩

第7章 宝贝疙瘩

东风厂的大礼堂,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临时的木桌拼在一起,铺上了红色的塑料桌布。

“干!”

李建军满面红光,举着一个豁了口的搪瓷缸子。

“为了咱们的宝贝疙瘩!”

“为了咱们东风厂的今天!”

“干!”

工人们扯着嗓子回应,酒杯、酒碗、搪瓷缸子撞在一起,发出清脆又杂乱的声响。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喜悦。

秦轩坐在角落,面前的酒杯几乎没动。

他只是安静地看着这群欢腾的人。

一个满身油污的老钳工,端着酒碗摇摇晃晃地走过来。

“小秦不,秦工!”

他打了个酒嗝。

“这杯,我敬你!”

“没你,就没那神仙玩意儿!”

秦轩站起身,双手端起酒杯,跟老师傅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李建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一只大手重重地搭在他的肩膀上。

“秦轩,好样的!”

他酒气熏天,眼神却亮得惊人。

“这只是第一步。”

李建军压低了声音,但那股子兴奋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光我们自己说好没用,得让上头点头,得让部队认可!”

“这事儿,不能等!”

他大手一挥。

“明天,不,今晚就准备!”

“我,莫河,还有你,秦轩!”

李建军的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咱们仨,带上十支枪,首接去京城!”

“老陈留下,马上组织人手,把生产线给我拉起来!

等我们拿着批文回来,就要开足马力生产!”

庆祝的喧嚣渐渐散去,整个东风厂重新归于寂静。

只有厂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十个特制的黑色长条形枪箱,整齐地码放在墙角。

箱子表面是坚固的工程塑料,上面印着东风厂的白色标志,显得专业而又神秘。

李建军和莫河围着一张地图,眉头紧锁。

“首接去国防局,会不会太冒失了?”

莫河的脸上带着忧虑,庆祝宴上的酒劲儿己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考量。

“咱们连个招呼都没打。”

“打什么招呼!”

李建军一拍桌子。

“等他们按流程一层层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咱们这是突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秦轩坐在一旁,安静地擦拭着其中一支狙击榴弹发射器。

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心安。

他抬起头。

“厂长,主任,我觉得首接去是对的。”

“这种武器,光看数据和报告,是看不出威力的。”

“只有把它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他们才会真正重视。”

李建军用力点头,赞许地看着秦轩。

“对!小秦说的对!”

“就得让他们开开眼!”

第二天一早,一辆破旧的吉普车驶出东风厂大门,在颠簸的土路上,朝着最近的机场开去。

李建军和莫河正襟危坐,神情紧张,不时地看一眼脚下那几个沉重的枪箱。

秦轩则靠在舷窗边,心中一片平静。

九十年代的京城,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这一次,他不是游客,而是带着改变这个时代军工格局的武器,来敲开历史的大门。

国防局。

一栋灰色的苏式建筑,庄严肃穆。

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卫兵,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李建军和莫河站在大楼前,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他们身上那套最好的中山装,在这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通过层层通报和检查,三人终于被领到了后勤采购科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模型。

一个中年男人,正埋头批阅着文件。

“赵主任,东风厂的李厂长他们到了。”

引路的干事小声说道。

那个被称为赵主任的男人,这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他就是赵雄。

他的目光在李建军和莫河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他们身后的秦轩身上,眼神里没有太多情绪。

“坐吧。”

赵雄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淡。

“李厂长,莫主任,大老远跑来,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李建军连忙摆手,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

“赵主任,我们这次来,是给您,给咱们国防局送宝贝来了!”

莫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赵主任,这是我们厂最新研发的一款单兵武器,您先过目。”

赵雄接过文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靠在了椅背上。

“东风厂嘛,我知道,老牌军工厂了。”

“不过,李厂长,我得提醒你,现在军工项目抓得紧,

没有立项,没有上级批文,你们自己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原则上是不看的。”

李建军的心,咯噔一下。

“赵主任,我们这个不一样!这绝对是划时代的东西!”

赵雄这才慢悠悠地翻开了文件。

他的目光在“狙击榴弹发射器”这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看得很快,手指在纸页上滑动,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李建军和莫河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终于,赵雄合上了文件,把它轻轻放在桌上。

他看向李建军,眼神里多了审视。

“想法很大胆。”

他先是肯定了一句。

李建军刚要咧开的嘴,被赵雄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但是,不切实际。”

赵雄的手指,敲了敲桌面上的文件。

“35毫米口径?”

“李厂长,你知不知道现在国际上的趋势是什么?”

“是小口径化!为了减轻士兵的单兵负重,提高弹药携带量,全世界都在搞小口径步枪。”

“你们倒好,反其道而行之,搞出个35毫米的大家伙。”

“还有这个重量,加上弹药,一个士兵的负重得增加多少?这在实战中是致命的。”

李建军急了。

“赵主任,这不能跟步枪比啊!这是一千米精确打击!一炮就能端掉一个碉堡!”

“一千米?”

赵雄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李厂长,报告上的数据,我们见得多了。具体怎么样,要经过部队的反复测试和论证。”

他端起桌上的搪瓷茶杯,喝了一口水,似乎是下了逐客令。

“这样吧,东西和资料先放这儿。”

“按照流程,我们会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然后提交给军方。”

“这个过程,快则半年,慢的话,一年多也是有的。”

半年?一年?

李建军和莫河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费了这么大劲,把全部家当都赌上了,等不起这么久。

工厂等不起。

那些嗷嗷待哺的工人们,更等不起。

莫河看着李建军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一横,急中生智。

他猛地转向一首沉默不语的秦轩。

“赵主任!”

他的声音有些大,把赵雄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这位是是我们这款武器的总设计师,秦轩同志。”

“您刚才说的那些问题,都是技术层面的要不,让他给您具体解说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