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第三世:我不再弥补遗撼 > 第111章 动画大咖

第111章 动画大咖

晚上七点,三人准时到三食堂门口,安晴正和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站在一起,手里拿着个平板计算机。

“吴奈!陈宇!孙浩!”安晴挥挥手,“这是林果,她做动画超厉害!”

林果推了推眼镜,打开平板计算机:

“我看了你们的视频,内容很有意思,就是画面太简陋了。我可以帮你们做二维动画,把诗人形象和场景都画出来,比实景拍摄更有特色。”

说着,她点开一个动画片段。

一个卡通苏轼举着红烧肉,旁边配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如一碗东坡肉”的字幕,可爱又有趣。

“我本身就对传统文化趣味解读很感兴趣。”

林果打开笔记本,调出几个自己做的动画片段。

“比如把苏轼画成圆乎乎的亲和形象,做东坡肉的过程用夸张的动态表现,比如切肉时‘咚咚’的拟声动画,炖肉时冒着热气的泡泡特效,肯定比真人出镜更抓眼球。”

孙浩凑过来,指着屏幕上的卡通美食:“能把红烧肉画得更诱人点吗?看着就想流口水的那种。

林果忍俊不禁:“没问题,给你画个油光锃亮的红烧肉,连纹理都给你画清楚,保证比食堂窗口的看着还香。”

吴奈和林果聊起动画细节,决定先把“苏轼吃货人生”的视频重做成动画版:

开头用q版苏轼顶着圆肚子举着红烧肉出场,自带“美食达人”的可爱buff;

中间穿插切肉、焯水、加料、炖煮的趣味动画,配上吴奈的旁白解说步骤;

结尾保留孙浩的特色出镜,改成“美食体验官”的身份,让他用憨厚的语气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爱吃的美食?评论区聊聊”,既保留了之前的亮点,又解决了画面粗糙的问题。

“动画制作周期大概多久?我们想尽快出成品,争取申请校园内容扶持。”吴奈问。

“简单的动画一周能出两集,复杂的场景可能需要多花两天打磨。”林果调出fsh软件,“我今晚先做人物和美食的设置初稿,明天给你们看效果。”

送走安晴和林果,陈宇激动得原地转圈:

“吴奈!咱们要逆袭了!林果这技术,比摄影社那破相机强一百倍!等视频播放量破万,我就去跟班里同学眩耀,说咱们是校园文化短视频创作者!”

“先等动画做出来再说,别又象上次借相机似的空欢喜一场。对了,校园扶持申请的事,你去问问计算机院的张学长,他去年牵头做过类似项目,知道流程和注意事项。”

“包在我身上!”

陈宇揣着包坚果就去打听,结果半小时后垂头丧气地回来:

“张学长说申请要提交详细的项目计划书,还要有三个以上的成品视频做支撑,咱们现在就两个半成品,根本达不到要求!”

孙浩嚼着薯片:“达不到就先做视频呗,反正做美食相关的内容,看着也有意思。”

“你就知道吃!”陈宇拍掉他手里的薯片袋,“咱们得赶紧赶制第三个视频,还得写完整的计划书,不然扶持名额就被其他社团抢了!”

吴奈打开文档,开始撰写扶持申请计划书:

从项目背景、内容定位、团队优势到预期效果,条理清淅,逻辑完整。

陈宇凑过来一看,眼睛都直了:“吴奈你也太牛了!这计划书比我写的作文还专业!张学长看了肯定会帮咱们推荐的!”

“别贫,你负责整理之前两个视频的后台数据,包括播放量、评论关键词、粉丝增长曲线,做成图表附在计划书里;孙浩你去统计评论区的用户反馈,看看大家最想看哪个文人的美食故事。”

吴奈分配完任务,继续完善计划书细节。

孙浩拿着小本子,对着评论区逐一条记录:

“喜欢苏轼那段,想看下一个文人的美食故事,动画要是做成q版肯定更可爱,孙浩的出镜很有意思,接地气”

接下来的一周,301宿舍彻底变成“动画创作工坊”。

林果每天晚上都会来宿舍门口和吴奈对接动画细节,小到苏轼衣服的颜色,大到炖肉场景的动态设计,两人都反复打磨;

陈宇主动当起“后勤部长”,给林果递水、整理素材,偶尔还会给动画人物设计点小表情;

周五晚上,第一个动画版视频终于完成。几人围在计算机前观看。

开头q版苏轼顶着圆肚子,迈着小短腿举着红烧肉出场,配着“北宋美食博主苏轼上线”

中间切肉、焯水、加料的过程用夸张的动画呈现,炖肉时锅里冒出的泡泡还带着“香”字特效;

结尾孙浩对着镜头笑,憨乎乎地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吃的古代文人?评论区告诉我,下次咱们就做他的故事!”

“绝了!比我想象中还好看!”陈宇激动得拍桌子,“林果你这技术简直神了,这播放量肯定能破万!”

林果推了推眼镜,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先上载看看数据反响,要是大家喜欢,下次可以尝试更复杂的场景设计,比如还原文人聚餐的画面。”

上载视频时,吴奈顺便把整理好的扶持申请计划书发给张学长。

半小时后,张学长回复:“计划书很专业,内容方向也符合校园文化传播须求,我帮你们推荐给学校评审组,问题不大!”

陈宇看着回复,激动得抱住孙浩:“我们要拿到扶持了!咱们的账号要火了!”

孙浩挣扎着推开他:“别晃了别晃了,我手里的薯片都撒了!”

吴奈看着两人闹作一团,又看了眼计算机上播放量缓慢上涨的动画视频,嘴角忍不住上扬。

从最开始用手机拍摄的粗糙实景,到如今画面精致的动画成品;

从无人问津的冷遇,到有了专业技术支持和校园扶持的希望,这条短视频之路虽然走得缓慢,却每一步都踩得扎实。

深夜,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粉丝涨到300多,评论区里全是“求更新”“这个q版苏轼太可爱了”。

陈宇趴在计算机前,一遍遍刷新数据,嘴里念叨着“冲啊破万”;

孙浩靠在椅背上,手里攥着半包薯片,困得眼睛都快眯上了;

吴奈关掉计算机,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清楚,这只是起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