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第三世:我不再弥补遗撼 > 第118章 总是会有些风波

第118章 总是会有些风波

周六清晨的 301宿舍,阳光刚爬上窗台,陈宇就抱着一摞文档在桌前打转。

文旅局昨天特意叮嘱,燕城碑林管理处对拍摄许可审核严格,必须带齐项目申请书、团队资质证明和初步脚本,缺一不可。

“放心吧!这些文档我昨晚数了三遍,申请书放最上面,资质证明夹在蓝色文档夹里,脚本塞书包侧兜了!”

他拍着胸脯,把文档袋往肩上一甩,还特意对着镜子理了理衣领。

“我陈宇办事,绝对靠谱,保证中午前把许可拿回来!”

孙浩正啃着包子,含含糊糊地提醒:“要不要再检查一遍?上次你借相机,就把内存卡落宿舍了。”

“哎你这乌鸦嘴!”陈宇戳了戳他的额头,抓起背包就往门外冲,“等我好消息!”

可半小时后,燕城碑林管理处的办事窗口前,陈宇却傻了眼。

他把背包翻得底朝天,文档袋里只有资质证明和脚本,最关键的项目申请书连影子都没有。

“不可能啊我明明放里面了”

他手忙脚乱地摸遍所有口袋,脑子里突然闪过昨晚的画面。

他怕申请书折角,特意放在枕头边压平整,今早急着出门,竟忘了收进包里!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抬了抬眼:“小伙子,没有申请书可办不了,规定就是这样。”

陈宇急得原地转圈,指尖都在发颤。

他掏出手机,拨通吴奈电话时,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奈哥我对不起团队!申请书落宿舍枕头下了!工作人员不让办”

电话那头的吴奈没慌,反而很冷静:

“别慌,先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稳住他们。孙浩现在去宿舍拿申请书,他跑步快,四十分钟就能到。我已经联系学术部周学姐,让她以校园文化推广项目的名义,给管理处发封推荐信,增加可信度。安晴会在在线跟他们对接,说说咱们拍摄对碑林的好处,你配合着搭话就行,一步步来。”

挂了电话,陈宇深吸一口气,赶紧跟工作人员解释:

“您好,我队友正送申请书过来,我们这个项目是学校支持的,还能帮碑林宣传”

与此同时,301宿舍里,孙浩接到吴奈电话后,抓起钥匙就往宿舍楼跑。

他冲进宿舍,一眼就看到枕头下的申请书,赶紧塞进文档袋,抱在怀里往碑林赶。

深秋的风刮得脸生疼,他把文档袋紧紧贴在胸口,生怕被风吹走。

路过街角的糖炒栗子摊时,袋子突然滑了一下,他跟跄着差点摔倒,下意识用骼膊护住胸口,膝盖在台阶上磕了一下也顾不上疼,爬起来接着跑。

等他冲到管理处门口时,满头大汗,t恤都湿透了,头发贴在额头上。

他把皱巴巴的文档袋递到陈宇手里,喘着粗气说:

“幸幸好没迟到对了,刚才路过栗子摊,特别香,咱们拍视频时提一嘴碑林的糖炒栗子,肯定能让观众有共鸣!”

陈宇接过文档袋,眼框有点热。

他拿着申请书跑回窗口,刚要递进去,就听到孙浩跟工作人员笑着说:

“阿姨,我们拍视频会好好夸夸碑林,还会提附近的糖炒栗子,超好吃的!上次我来买,排队都排了半小时呢!”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被逗笑了,紧绷的脸色缓和下来:“那你们可得拍得好看点,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碑林的好。”

这时,安晴的微信消息也发了过来。

她早在吴奈安排下,加了管理处主任的微信,把团队之前做的文人古迹视频链接发过去,还详细说明:

“主任,我们的视频会重点讲碑林里《多宝塔碑》的书法故事,结合颜真卿的生平,之前视频的观众里,有三成会跟着打卡古迹,还会买当地文创。咱们碑林的文创店要是有相关产品,我们也能在视频里自然植入,带动销量。”

没过多久,管理处主任就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他手里拿着周学姐发来的推荐信,笑着对陈宇说:

“校园项目我们支持,你们能帮碑林做宣传,是好事。这样吧,给你们开个绿灯。下周拍摄时,你们可以提前 1小时入场,早上光线好,还能避开游客高峰,拍出来效果更好。”

陈宇又惊又喜,连连道谢:“太谢谢您了!我们肯定好好拍,不姑负您的信任!”

傍晚,陈宇拎着一大袋泡面和火腿肠回到宿舍,把东西往桌上一放:

“今天多亏了大家,我请你们吃‘豪华版泡面’,加双份火腿肠!”

开水倒进泡面桶,热气袅袅升起。

陈宇坐在桌边,愧疚地挠了挠头:“对不起啊,都怪我迷糊,让孙浩跑那么远,还麻烦吴奈和安晴帮忙。下次我一定列个清单,出门前逐项核对,再也不犯这种错了。”

孙浩吸着泡面:“没事!我跑得挺快的,就当锻炼身体了。再说,咱们是团队嘛,互相帮衬应该的。”

吴奈咬了口火腿肠,笑着调侃:“知道错了就好,下次再忘带东西,泡面可就只有面,没火腿肠了啊。”

安晴推了推眼镜,温和地说:“谁还没迷糊过,下次出门前,我们一起帮你检查,这样就不会漏东西了。”

灯光下,四个脑袋凑在泡面桶旁。

陈宇看着身边的队友,心里暖暖的。

原来所谓团队,就是哪怕有人犯了错,也会有人伸手补位,一起把事情做好。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让大家为他的迷糊操心了。

清晨六点半的燕城碑林,晨雾还没完全散,青石板路上沾着露水,踩上去轻轻发响。

陈宇扛着文旅局借的专业相机,脚步却格外轻。

昨晚他特意查了“相机保养指南”,连肩带都裹了层软布,生怕磨到设备。

“快!趁太阳刚出来,先拍碑刻的侧光镜头!”

吴奈从背包里掏出三脚架,孙浩已经麻利地展开遮光板,安晴则拿着脚本,核对今天的拍摄顺序:

“第一站《多宝塔碑》,先拍全景,再拍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刻字特写,然后”

话还没说完,天空突然暗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