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1983,从开饭店做起 > 第53章 张主任的顺水人情

第53章 张主任的顺水人情

下一步就是场地证明,林建军当然不会含糊。

揣着容总的推荐信,手里攥着本卷边的“街坊搭伙登记本”,林建军往里委走。

今天饭馆的活他都安排给了小胖。

登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街坊的名字,王阿婆、李大爷、周师傅……

每个人名后面都画着红勾,是“自愿搭伙”的证明。

办场地证明是执照申请的关键一步,不能出岔子。

林建军自然不放心林国强去弄,这事儿必须自己盯着才放心。

里委办公室在弄堂底的老砖房里,推开门就是股淡淡的墨水味。

张主任坐在张深棕色木质办公桌后,桌上堆着一摞文档,抽屉上贴着“文档柜”“公章”的白纸标签,墙上挂着 1983年的街道工作安排日历,翻到了 10月那页,边角有点卷边。

“张主任,我来办场地证明。”林建军把推荐信和登记本递过去,手心有点冒汗。

张主任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先翻开容总的推荐信,红公章印在纸上格外显眼,又拿起登记本翻了翻,眉头慢慢皱起来:“建军,不是我不帮你啊,这次政策虽说是放开了,之前你不是明着来我也就帮衬着一些,但你如今想先在这弄堂里面正规做餐饮,怕是有不小麻烦呦。之前有人反映过你们那油烟大,呛得街坊窗户都不敢开,这证明可不好办。”

林建军心里一紧,街坊都和睦得紧,怕是那张翠兰在嚼舌头,于是赶紧往前凑了凑:“张主任,我知道油烟是问题,我都想好解决办法了。这两天就去买铁皮烟囱,再搭个塑料棚,把灶台围起来,油烟往弄堂外排,保证不呛着街坊!”

他又小声提了句,“城隍庙的周伯涛周老,还有汽轮机厂的容总,都认咱的手艺,您看,这是容总给的介绍信。”

林建军随即将容彬写的介绍信铺在张主任桌上。

看着印有汽轮机厂的钢印,张主任的眉头舒展了些。

建军这小子还真有点能耐,竟连容总的介绍信都能拿到手,多少人托关系花钱都没这路子。

张主任放下登记本,手指敲了敲桌面:“你这孩子,做事倒实在。之前你帮街坊搭伙,解决了不少人吃饭的难题,再加之有容总的推荐……”

他从抽屉里拿出张印着“街道证明”的信纸,又摸出支英雄牌钢笔,“我给你办,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以后街坊再反映油烟问题,这证明可就不算数了。”

林建军赶紧点头:“张主任放心!我保证说到做到,明天就去安排烟囱,不会让您难做。”

张主任握着钢笔,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场地使用证明”几个字,字迹有点歪,却格外工整:“兹证明林建军同志在 xx弄 xx号天井内从事便民餐饮服务,已采取油烟防护措施,不扰民、符合安全规范,同意作为经营场地使用。”

写完,他从红木印盒里蘸了印泥,“啪”地把里委的红公章盖在落款处,墨色瞬间晕开,带着股庄重的意味。

“拿着吧,别弄丢了,以后办执照用得上。”张主任把证明递过来,又叮嘱,“政策快松了,你早点把材料备齐,争取第一批拿餐饮执照。”

林建军接过证明,指尖摸着公章的凹凸感,心里踏实得象落了块石头。

他连声道谢,转身往外走,刚到弄堂口,就撞见了陈玉刚。

陈玉刚穿着红旗饭店的白工装,手里拎着个空搪瓷饭盒,显然是刚从菜场买完菜。

他瞥见林建军手里的证明,红公章格外扎眼,脸色一下子沉下来:“林建军,你这个体户,还真要转正了?以为有张证明就能当正经老板了?”

林建军停下脚步,手里的证明捏得更稳了,笑着说:“陈师傅,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凭本事吃饭,谁都能转正。不象有些人,只会盯着别人的生意,自己的手艺却跟不上。”

这话戳中了陈玉刚的痛处。

上次外宾宴林建军办得风风光光,他却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心里本就窝着火。

现在见林建军拿着场地证明,底气十足的样子,气得嘴角直抽,却没敢再顶嘴,只能狠狠瞪了林建军一眼,转身快步走了,连头都没回。

林建军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了。

以前陈玉刚总仗着国营饭店的身份欺负人,现在自己手里有推荐信、健康证、场地证明,就差临门一脚了,自然也不用看他的脸色了。

回到家时,赵桂英正蹲在灶台边炖肉汤,林国强在帮着择明天要用的青菜。

“咋样?办下来没?”赵桂英一见他进门,赶紧放下手里的锅铲,眼睛直盯着他的手。

林建军把证明举起来,红公章在灯光下格外显眼:“办下来了!张主任说咱符合条件,还让咱早点备齐材料,争取第一批拿执照!”

“太好了!”赵桂英激动得拍着手,连围裙上沾了肉汤都没顾上擦。

林国强也凑过来,看着证明上的字,笑着说:“咱儿子就是有本事!以后咱这生意,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小胖刚送完百货大楼的饭回来,听说证明办下来了,举着保温桶就跑过来:“建军哥,那是不是就能开正经馆子了?我以后能帮着炒菜不?”

“能!”林建军摸着他的头,“现在咱们暂时先在天井这边,等咱把铁皮烟囱装上,再把材料备齐,拿到执照,就租个门面开馆子,让你当送餐队长!”

当天晚上,林建军把场地证明和健康证、推荐信放在一起,用夹子夹好,锁进了铁皮饼干盒里。

盒子里的钱和粮票堆得满满当当,证明叠在上面。

他坐在八仙桌旁,翻着帐本。

明天就去废品站买铁皮烟囱和塑料棚,把油烟问题解决了。再跟周老说一声,让农场的鲜肉供应再稳当点;等这些都弄好,就等着明年政策落地,申请执照。

林建军知道,办下场地证明只是又迈出了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事要做,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凭着实在的手艺和用心的服务,肯定能把“建军饭店”做成正经招牌,扬名东海,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甚至开始琢磨,等门面租下来,如何合理规划设计店里布局,前世在餐饮管理公司干过,对于这一套倒是不陌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