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青和阿奇拎着鹅鸭回到岸上,脱下衣服拧干水分
阿奇要拎着湿透的开胶“名牌”运动鞋光脚回去,韩青赶紧阻止。
返回途中,意外发现一片长势喜人的小根蒜。
叶子扁长象韭菜,却和葱一样中空,根是球状,硬币大小。
这种野菜韩青吃过,炒鸡蛋、凉拌、蘸酱都特别香。
他看不出和地球上的有什么差别,挖出一棵擦干净尝尝,就是那个味,一模一样。
靠近营地。
翘首企盼的赵娅妮远远就喊:“打到啥了?”
韩青举起手里的白鹅:“一只鹅,两只鸭子,九个鸭蛋。”
大面积水域周围的资源更丰富,这也是先民逐水而居的原因,只要勤快用心,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吃的。
赵娅妮笑喊:“?大鹅吧。”
铁锅?大鹅,东北传统名菜,韩青会,但是缺乏调料做不了,还是用简单的方法,炖。
这只白鹅有十几斤重,去毛切块后吊锅都装不下。
取多半只,凉水下锅,加柴烧大火,全程撇去浮沫。
鹅肉取出沥水,热锅凉油,不断翻炒至变色出香味,加热水,烧开,转中小火慢炖。
这不知道多少年的大鹅肉质紧实,具体炖多久韩青心里没谱。
一小时后开始尝,直到一个半小时才软烂,四个人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
相比鹅肉,韩青更期待的是鸭蛋。
湖边水草丛里有很多草窝,韩青翻了七八个就找到九个绿皮大鸭蛋,如果时间充足,还能有更多。
明天不走,韩青准备多找一些,煮熟了能存放两天。
鹅肉出锅前,开始炒鸭蛋。
鸭蛋打散,加少许盐搅匀。
韩青挖了有二十多斤矿盐,挑的全是大块,方便保存携带,每次用就拿求生刀往下刮些盐沫。
小根蒜洗净,切段备用。
油热,鸭蛋液下锅,开始凝固就添加蒜段翻炒。
韩青喜欢吃略带焦香的炒蛋,炒的时间就需要长一些。
这盘炒鸭蛋都没来得及出锅,就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给分了。
九个鸭蛋炒了七个,剩下两个做荠菜蛋花汤。
煮锅烧开水,荠菜焯水两分钟,攥干水分,祛其苦涩。
重新烧水,下入荠菜,鸭蛋液还是加盐搅匀,慢慢倒进锅里,筷子轻轻搅拌。
一人一碗,沿着碗边吸溜着喝。
如果能勾一些淀粉,会更加爽滑。
鹅肉加鸭蛋,又是高蛋白的一顿饭。
周显只来得及帮韩青和赵娅妮做了一个碗,这些天,韩青晚上没事的时候,就按照他的笨方法,又削出来两个,一大一小。
韩青自用的那个,他刻了七个字:路虽远,行则将至。
第二天阿奇难得起个大早,找回来二三十个鸭蛋和一大把水芹。
在这片山林里的野菜,类似芹菜的就有四种,口味各不相同。
这种溪边的植株最小,口感最嫩。
韩青起来就先围着营地转了一圈,没找到来历不明的动物。
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些失落,很想弄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早饭煮鸭蛋,蒸山药,一锅芹叶蛋花汤。
每天吃的都是高蛋白,脂肪碳水摄入量少,韩青四人只能勉强维持体重。
在这片山林里,眼下能找到的高碳水食物只有山药和松子。
这个季节,去年的松果经过动物一整年的采食,已经所剩无几,找到全靠运气。
山药倒是好找,就是难挖,往往深入地下一两米,挖一根就得半天时间。
做为四人中的厨师,为了减轻肠胃负担,这段时间,韩青加工食物的方法多用炖煮,烧烤煎炸做为丰富口感的点缀。
湖泊里的鱼虾资源可比小溪里多得多,布下的两个鱼笼收获了半笼小鱼小虾。
四个人最多的时候有十个鱼笼,一路走来,烂的烂,散的散,就剩下这两个。
难得今天没事,韩青准备再编几个备用。
鱼笼捕鱼最省力气,收获还稳定,即使一天找不到吃的,至少能有碗鱼汤保底。
今天的鱼获有多半碗湖虾,各个小指长短,色泽透亮。
午饭时候,韩青用早晨剩下的水芹杆炒了一碗,又蒸了鸭蛋。
和鸡蛋羹不同,蒸熟的鸭蛋偏硬,微微发腥。
一天的休整后,韩青四人再次起身。
湖边平坦,比山林里好走,下午三点他们就到了前方的山脚下,也即将到达湖泊的尽头。
韩青正在考虑要不要就地扎营,视线扫过山坡,看到山坡脚下的林地边缘有个小屋。
他招呼三人,急急跑过去。
这是一座真正的小屋,约两迈克尔,五米宽,有顶、有墙、有门、有窗。
干草铺顶,粗细不同的原木排成墙,栅栏门,方方正正两扇上推的窗户。
“有人吗?”韩青大声打招呼。
话音刚落,黑洞洞的窗口里突然跳出一个动物,蹲在门口歪着头看向韩青。
似猫,身体粗壮,黑色短尾。
银灰色皮毛夹杂黑点,尖耳上竖,耳尖有一簇黑色长毛,两颊至颌下有白色长毛。
猞猁。
韩青一眼认了出来,又是一头凶兽。
房子的主人不会……?
韩青解下剌刀,大声驱赶,猞猁转身跑进了屋后面的树林。
韩青又连喊了几句,没人应声。
“吱呀”。
韩青推开只容一人进出的木门,再问一句:“有人吗?”
房子很小,从门口到后墙有两米,没人。
中间是个火塘,主人应该住了很久,房顶被火塘烟气熏的漆黑。
左手边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木柴,右手靠墙一张小床,上面堆着杂物,最显眼的是个背包和一柄铁镐、一把登山杖。
床尾旁边有个草窝,外圈垒了一圈石头,中间是干草。
除了这个草窝,整间小屋里遍布灰尘,地面上有几道猫科动物的梅花足迹,不想用就是来自那头猞猁。
韩青推门的动作带起一阵灰尘,他有些失望,任由灰尘在面前飘荡。
赵娅妮在后面催问:“啥情况?”
韩青迈步进去让开房门,三人鱼贯而入。
“看样子有一阵没住人了。”赵娅妮挥着手打扑灰尘。
韩青走到床前。
几张兽皮叠放在一起,一排石制工具从床头依次摆到床位,琳琅满目。
正中间有块木板,工整的刻了一行字。
“后来的君子,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