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在新世界渔猎求生 > 第57章 木筏

第57章 木筏

侯加林留下的诸多石器中有两把投矛。

矛头是两块敲打而成的灰白色石片,长十公分,宽五公分,最厚的地方不超过一公分。

型状规整,极为锋利。

不知道地质学出身的侯老师是来之前就会,还是来之后自己琢磨出来的。

矛杆是根剥去了树皮的木棍,加之矛头有一米长,台球粗细。

从光滑程度和微黄的颜色判断,应该使用了很久。

矛杆顶端一剖两半,矛头镶崁其中,不知名的黑色胶粘合后,再用坚韧的植物纤维层层缠绕加固。

听韩青两人说要用投矛猎野猪,赵娅妮非要跟着去,只能顺便也带上了小钟。

来回十几分钟,猪群已经换了采食地点,四人顺着印记找过去。

韩青看好地形,道:“阿奇,你绕到上面,居高临下发起攻击,瞄着脖子投,其他地上肉厚,造不成致命伤。

我在猪群下面那块石头旁边等着,你投中投不中我都会补矛。”

石头两侧相对空旷,有野兽明显的踩踏痕迹,猪群受惊后,从这逃跑的概率最大。

“娅妮,你领着剪子再去我下面,找地方躲起来,听我喊就放剪子。小钟,你在这别动。”

各自到了指定地点,韩青打个开始的手势,阿奇就慢悠悠的走向猪群。

十米,最大的母野猪看着阿奇哼哼了几声,阿奇立即蹲下。

等母野猪放松警剔,他蹲着往前蹭了两步,一点点站起来。

侧身微微后仰,右臂持矛拉开,左腿弓步,整个人形似一张弓。

力从腿起,拧腰甩臂。

矛出如流星。

正中这头母野猪的脖子。

“嗷。”

母野猪惨叫一声,顺山坡向下狂奔,眨眼就到了蓄势已久的韩青身前。

韩青瞄着猪嘴前面的空气全力甩出投矛。

两三米的距离,整个石制矛刃全部扎进了猪脖子,和阿奇投出的矛前后就差了几公分。

这一矛的力气让高速冲刺的母野猪失去了平衡,跟跄了几步滑倒在地,猪群从它身旁轰隆隆的跑了过去。

母野猪挣扎着起来追向猪群,韩青大喊:“放剪子。”

藏在树后面的剪子突然出来,领头的母野猪立刻转向。

剪子追着落在后面的猪崽去咬,韩青急忙指挥:“剪子,后面后面,咻、咻、咻。”

就这功夫,带着两根投矛的母野猪已经到了,剪子转身往它头脸上乱咬。

母野猪受惊,低头就拱。

剪子灵活躲开,一口叼住了母野猪的大耳朵。

阿奇的投矛在撕扯中掉下来,伤口随即喷出一股血箭。

赵娅妮快步赶上,剌刀对着猪腚就是一下,疼的母野猪蹦起一尺多高。

剪子脱口,母野猪落地要跑。

一道灰影从树上跳下来,直接把母野猪扑倒在地,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跟过来的咪咪。

赵娅妮又在猪肚子上捅了一刀。

阿奇投出石矛就在后面紧追,这会也到了,抓住韩青投中的矛死命往下压。

剪子又钳住了猪耳朵,咪咪咬着猪脖子。

母野猪四个蹄子乱蹬,赵娅妮也学阿奇,剌刀插在猪肚子不松手。

一二百斤的母野猪就这样被两人二兽钉在了地上。

韩青拧下战术小刀,搬起进气少出气多的猪嘴,看准位置,照着咽喉狠狠一刀。

开膛,热乎乎的内脏喂饱“猫”狗,韩青抹去额头上的汗,笑道:“再给你们炖大肠吃。”

大病初愈,韩青稍微一活动就是满头虚汗。

赵娅妮闻言撇了嘴,上次两头野猪肠子炖出来,腥臭味令人作呕。

韩青哈哈大笑:“上次没经验做的不好吃,我琢磨着,先在河里泡一晚上,再用盐搓,应该能洗干净。”

“还是洗洗喂剪子吧,臭烘烘的它老爱吃了。”

“你不懂,吃大肠就是为了这一口臭得烘的味。”

整头野猪从头到尾分成小块,又是一百多斤肉。

下午赵娅妮带着两个孩子去搜集藤蔓,韩青在营地分割猪肉,活虽然轻松,身体却不争气,干一会歇一会。

第二天开始砍伐木材,整整用了两天才准备妥当。

一根直径五米长,二十公分的鲜木材就有上百斤,韩青大体估算了一下,木筏造出来重量要在一千五百斤向上。

在岸上造出来推进河里都是个大问题,只能处理好所有的木材在水里捆扎。

木材首尾砍出浅三角口,捆扎时,藤蔓在缺口缠绕更加稳固。

伞绳和登山绳肯定比藤蔓结实,但韩青真不舍得,情愿每天检查修补,也要用藤蔓。

现代化的绳索越用越少,能不用就不用,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韩青找了块有大树生长的河岸清理出来,当造木筏的场地。

大树是用来栓住木材,防止木材下河后被水冲走。

木筏的主体由十根木材并排组成,为了让木材紧密结合,每一根都要把两侧砍平,就这一步就用了半天时间。

保险起见,主体扎好以后四人就背着物资上去试重,效果十分理想,吃水线刚超过木筏一半。

下面的工作就变的轻松了,长短粗细不一的木头捆扎后铺设在十根木材上。

木筏制作完成,又搭了顶一米半高,两米长的人字形帐篷当船舱。

傍晚不上岸就睡在里面,由一个人掌握木筏方向不眈误赶路。

红日初升。

韩青手持一根长长的细木篙站在筏头,意气风发的喊道:“开船喽!”

早就准备好的阿奇手起斧落,连接大树和木筏的藤蔓应声而断。

木筏轻轻一晃,在水流的作用下慢慢向前漂去。

韩青手中的木篙点在河底,用力一推,木筏调转方向驶向江心。

河岸不断倒退,四人迎着风高声欢呼。

虽然眈误了几天时间,手上磨起了无数血泡,但是这一切都值得。

木筏在宽阔的河道中航行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韩青感觉左岸的山坡有些眼熟,到帐篷船舱里拿出侯加林的笔记,翻到其中一页。

“二零二四年七月五日,晴。

两座山坡连续隆起,坡顶各有一棵树冠浑圆的树,合起来象是一对丰满的和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